争议事件
2024年11月,何同学因其视频《我用36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》陷入盗用开源代码的争议。15日的视频中,何同学称团队“专门写了一个软件”来优化动画生成效率,但程序员博主epcdiy指出,其所用代码系改自GitHub上采用MIT许可证的开源项目“ASCII-generator”,且删除了原作者的署名信息,引发质疑。
11月19日,何同学回应称,代码确实基于开源项目改动,“优化字符生成比例、图片裁切方式和传参方式”,未标注来源是文案和沟通失误所致,并更新视频,将表述改为“我们改了这个开源的软件”。虽然有一部分网友表示愿意相信何同学,但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其行为涉嫌窃取成果、欺骗观众。11月20日,原作者回应称“订阅者是为了何同学的创意付费”而非“从互联网上盗用的东西”,更直言观众“值得更好的东西”。
博主epcdiy是谁?
B站知名科技区博主,个人资料显示为央企程序员,发布的内容主要以科技、网络安全等内容为主,内容比较硬核,《独家揭秘:为什么禁止WPS联网会导致CPU被吃满》 《 卸不了,关不掉的流氓广告APP,被我们抓到作恶证据了!【差评君】》 等视频反响较为热烈,引起的讨论较多。
什么是开源项目
开源一词最初是指开源软件(OSS)。开源软件是源代码可以任意获取的计算机软件,任何人都能查看、修改和分发他们认为合适的代码。开源软件依托同行评审和社区生产,皆以分散、协作的方式开发。开源软件由社区开发,而非单个作者或公司,因此通常成本更低、更灵活,寿命比专有软件更长。开源已成为一种超越软件生产界限的运动和工作方式。开源运动旨在利用开源软件的价值和分散的生产模型,为其社区和行业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。
具体讨论信息可以参考《什么是开源?》
请着重注意其中“自由软件、闭源软件和开源软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?”的讨论
什么是MIT许可证

此次争议事件主要是因为何同学在视频制作中使用了开源项目《ASCII-generator》 且未标明出处,其中提到的MIT协议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源协议。常见的开源协议有五种(GPL,LGPL,BSD,MIT,Apache),其中MIT协议是比较其中比较宽松的协议,核心条款是:
该软件及其相关文档对所有人免费,可以任意处置,包括使用,复制,修改,合并,发表,分发,再授权,或者销售。唯一的限制是,软件中必须包含上述版 权和许可提示。
这意味着:
- 你可以自由使用,复制,修改,可以用于自己的项目。
- 可以免费分发或用来盈利。
- 唯一的限制是必须包含许可声明。
更详细的关于版权和开源协议的讨论可以参考《程序员都应该了解下版权和开源协议》
何同学的团队商用、修改 ASCII-generator
代码都没有问题,犯的致命问题是删掉了作者信息即原始版权声明
关于网络民粹主义
最开始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还在技术范畴
特别是wickdynex在issue中用使用中英文版本整理了相关资料并向作者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
简直就是教科书一样的issue模板
但是随着事件发酵,我们看到issue中的人身攻击渐渐多了起来
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看到的不多,全都是情绪宣泄


民粹主义者将自己视作“精英”或所谓“上层阶级”的对立方,以刻板印象看待自己所排斥和厌恶的某些社会集团,时刻强化二元对立,通过简单的贴标签、侮辱、谩骂等形式从道德层面进行职责,从而达到对批判对象的压制。
我如何看待何同学这件事
从视频中代码放在Download
文件夹等小细节可以看的出来,写这个小程序的成员应该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,可能是不在意这个许可协议,也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故意把这个“不整洁”代码删掉,整个团队只关注了节目内容和呈现效果,忽略了中间制作的严谨性。何同学《关于备忘录动画的致歉与说明》 我觉得基本能说明问题。而且我觉得这个项目的难点和重点主要在拍摄和后期制作,过程有瑕疵不必进行有罪推论。
何同学1999出生,今年才25岁,带领的团队也很年轻。这个团队年轻有活力,避免不了犯错,我认为没有必要上纲上线,错了就要挨打,经验也都是在挨打中总结出来的。36Kr在2022年的文章《何同学的残酷社会“第一课”》可能很好的预言了今天发生的事情,在“15分钟”成名后,何同学的挑战才正式开始。
而对一个刚成立不足三年的公司来说,这是一个不小的麻烦,相比在学校里单纯的做视频来说,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更多更复杂。“既有理工的洞察和理解,又兼具了一丝人文浪漫” ,有创意,有想法,这是这个团队最有价值的资产,这份资产只要好奇心不灭,就会永远升值。
最后,把何同学送我的礼物再送给他,愿他能抵住逆流,一直往前走。

照片中千纸鹤来自何同学一月份的一个小活动,【何同学】我们做了条流水线…
More

我的博客下面都有这个标记,指的是我的工作内容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4.0版

评论 (0)